6月18日是京东正式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。在当天发布的重回战斗全员信中,京东除了总结过往历史和经验,模式还提出了“35711”梦想:
未来二十年,京东京东要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 、重回战斗净利润过700亿的模式公司 ,5家世界五百强公司 ,京东以及7家从零做起 、重回战斗市值不低于1000亿的模式上市公司;缴纳1000亿税收;提供超100万就业岗位 。
全员信称,京东“战斗”是重回战斗实现“35711”梦想的唯一途径 。“每个京东人仍要战斗,模式战斗,京东只做第一!重回战斗”在这封信里 ,模式“战斗”出现了5次,成为最醒目的关键词之一。
回顾京东发展史,这家公司一直有战斗基因,擅长打硬仗,不断变革自我、击败对手 。这种战斗基因首先体现在 ,京东敢于直面现实 、拥抱变化、革自己的命。
京东起步于线下零售 ,二十年前就在中关村开设了12家门店,年收入可达数千万元。非典期间,中关村线下客流锐减 ,京东被迫开启网购业务,并取得意料之外的成绩;刘强东看到了电商大势不可阻挡,决定关掉收入占比9成以上的线下业务 ,全面转型线上零售 。
如今来看,如果京东拒绝改弦更张、在非典结束之后退回线下,这家公司的发展路径和成长上限将截然不同 。在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跃迁后 ,关键时刻果断变革的组织能力,也被融入了京东的企业文化中。
京东的战斗基因还体现在,它敢于做别人不想做、不能做的事情 。
比如 ,在中关村数码商圈假货泛滥 、欺客成风的草莽年代,刘强东拿出所有积蓄开店,敢于坚持不卖假货水货、不偷税漏税 、不行贿受贿 。这让京东成为中关村的另类 ,并在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中发展壮大。
又比如 ,在电商行业普遍采用平台模式的情况下,京东坚持做自营电商,二十年间投入千亿,搭建起覆盖全国的采购、仓储、物流 、配送 、售后体系 。这让京东显得很“重”,但也在建立了服务和体验的护城河。
在战斗基因的驱动下,京东还打赢了几场关键战役。
例如,2010年的图书电商大战,京东以“图书部门五年不盈利”为代价 ,击败当当等老牌玩家,顺势完成从3C数码向更多品类商品的扩列,转型为综合电商;2012年之后 ,京东再度拿起低价武器,与苏宁 、国美展开厮杀 ,最终取代两大电器卖场,成为最终赢家。
过去二十年,一场场硬仗让京东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貌。但如今 ,京东也面临着价格力缩水等多重挑战,需要在水深流急的新市场环境中,再次开启一场深层次自我变革 。
早在半年多前 ,京东已经悄然切换到战斗模式 ,而“低价”是最醒目的抓手 。
刘强东2022年底回归,在一场内部培训会议上严厉批评管理层,并重点提及“京东正在丧失低价心智优势” 。在这场培训会中 ,“低价”一词出现了超过20次。
经过此次“整风” ,京东迅速开启一系列变革:百亿补贴光速上线,POP(平台开放计划 ,一般指京东平台内的第三方商家)与自营“平权”,带货顶流罗永浩空降京东直播 ,等等。今年618年中大促,京东投入力度空前,试图一鼓作气攻克价格堡垒 。
从618战报来看 ,京东历时半年多的改革初见成效 。截至6月18日23:59,2023年京东618增速超预期 ,再创新的纪录,大量的品牌商家在这个京东618获得了亮眼的增长 。
重回战斗模式的京东,正在推进人事 、战略和业务等方面的多重变革,终极目标则是在未来二十年让“35711”梦想渐次落地。
A
京东“35711”梦想构思宏大 、跨度漫长,该如何实现 ?首次公开亮相的新任集团CEO许冉划了三个方面的重点。
在她看来,京东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:第一 ,聚焦主航道 ,贯彻下沉市场 、技术服务、国际业务三大战略;第二,恪守京东经营理念 ,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;第三,夯实企业价值底座 ,传承企业文化。
其中,围绕下沉市场的低价策略是重中之重。按照许冉的构想,京东在下沉市场将聚焦“极致低价”和“丰富供给侧”发力,重点围绕“省”和“多”,通过低价进一步触达广泛的下沉市场增量用户。
许冉
京东之所以把低价视为战略支点,原因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,越来越多的电商用户把“便宜”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。
今年618前夕,南方都市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受访者对于此次大促的最大期待是“优惠力度大于往年 ,到手价格实惠”,占比高达85.1%。而这仅仅是消费者渴望日常低价的一个缩影;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 ,更便宜的商品往往更容易受到青睐。
京东曾经以低价击退一众对手 ,跃升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之一。但近年来 ,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,京东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;在不少用户心目中 ,京东甚至被贴上了“虽然好但是贵”的标签。
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对此深有感触 。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 ,辛利军表示,根据常态比价 ,京东比友商贵的SKU不超过20% ,消费者却不以为然 。这一现象在下沉市场尤为明显。“连老头老太太都知道京东,问他们用不用京东,他们却摇摇头说京东‘贵’。”辛利军说 。
这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,比如新用户增长放缓。根据财报,从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,京东年活跃消费者增长了1亿多;但接下来一年,仅增长不到3000万。
在徐雷治下,京东针对“贵”的问题开出许多药方 ,比如力推京喜、发展直播带货等 ,试图以低价撬动下沉市场。出招虽多,效果却不甚理想,消费者的刻板印象并未得到扭转 。
京东上一轮围绕价格力的变革未能成功 ,原因有很多。从企业治理角度来看 ,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,徐雷虽然获得刘强东的充分授权和背书,但毕竟只是职业经理人;他更适合扮演守成者 ,带领公司沿着既定轨道前行,却不适合勾画和推动全方位变革 。对于后一项工作 ,只能由公司创始人提供原动力 。
此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。去年底,刘强东回归一号位 ,京东一系列变革开始加速。半年后 ,许冉接任CEO ,徐雷退居二线。在刘强东与许冉这对新组合的驱动下,京东强力刷新人事 、业务和考核标准,力图将“低价心智”传递给每一个人 。
据虎嗅报道,在这场围绕低价的全方位改革中,京东中高层率先展开反思会 ,“每个人上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” ,随后由中高层扩散到每个基层员工。而在许多关键部门,低价策略引发绩效模型 、流程模型和业务动作剧变 ,并与个人绩效和升职评估挂钩。
京东的战斗模式 ,由此再次开启。
B
刘强东怒批高管 、新CEO许冉接替徐雷、各部门大力“整风”,让京东上上下下都感受到了紧迫感。
以百亿补贴为例,京东内部人士曾向媒体透露 ,以往类似级别的项目,从立项到上线 ,在京东起码需要五六个月;但事实上,该项目今年春节前两周立项 ,3月6日就正式上线了。去除春节假期 ,相关团队仅花费一个多月 ,就完成了74个子系统的改造,从0搭建起了京东百亿补贴。
让京东重拾创业时期的锐气 ,是刘强东带给公司的底层变化。多年前 ,京东正是靠着这股锐气,击败了当当、苏宁等强大对手 ,在电商版图占据一席之地;如今 ,20岁的京东也需要找回彼时的战斗精神和“狠劲儿” 。
除了让整个公司猛醒过来 ,刘强东还带领京东明确了当下的兵锋所指——价格。
由于京喜未能取得成功,京东一度对于能否做好下沉市场产生怀疑。但在去年11月的内部会议上,刘强东明确要打响低价心智 ,争夺4亿下沉市场客群,未来要撬动中国10亿用户 。
这一目标得到了京东上下的积极响应。京东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认为 ,重提低价是京东的“战略觉醒” 。“谁都知道做这件事很难很不容易 ,但没人会觉得,低价是错的 。”
刘强东确定了大方向 ,新任CEO许冉需要拿出更具体的策略和打法,并从上到下落地执行。在她看来,京东背靠沉淀了20年的供应链能力,有足够能力实现“优品低价” 。
“低价是一种系统化的综合能力,其根基在于供应链 ,低价表象的背后 ,是立足于供应链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运营效率。”许冉说 。
这意味着,京东不打算单纯依靠平台补贴“赔本赚吆喝” ,而是希望打一场以供应链为后盾的立体战争。
比如 ,在618大促等关键节点 ,京东会投入比平时更多的资源 ,确保更强的价格竞争力,并搭配“买贵双倍赔”等措施巩固低价心智;同时 ,京东也在推动常态低价,这包括今年3月初全面上线“百亿补贴”,在APP首页开辟9.9包邮、京东秒杀等入口等 。
按照京东的设想,在一些关键品类上,京东要做到“绝对低价” ,不能高于友商;而在另一些品类上,京东希望通过扩大多模态供给体系,实现相对低价。
京东历来以自营模式见长 ,其好处是品质和体验更好,短板则是品类和商品丰富度稍逊一筹。如今,京东想要扩大供给 ,必然要更多依靠第三方商家;京东自营与POP商家“平权” 、在更公平的环境下充分竞争,也就势在必行 。
以往 ,在京东的平台资源分配机制中,自营商品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曝光和流量 ,而第三方商家即便更便宜,其商品排名也会较为靠后。但在本轮改革中,京东以牺牲部分利润为代价,打破了这一沿袭多年的生态规则 ,将价格作为最关键的竞争要素;自营和POP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,平台商家生态更加透明和公平 。
以百亿补贴为例 ,京东自营采销和POP商家一同竞价 ,在同等品质的前提下 ,谁的价格更低,谁就能入选百亿补贴。相关人士称,“我们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,谁低谁上。”
此外,京东还在降低第三方商家的入驻门槛。今年初,京东推出“春晓计划”,为自然人提供快速入驻通道 、0元试运营等12项措施,帮助中小微商家开店和运营 。今年一季度 ,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240% 。
POP商家数量更多 、活得更好 ,与京东自营形成互补,京东才能在更多品类和SKU上做到可持续的低价。
另一方面,京东继续加大对于直播带货等内容生态的投入 。京东很早就布局了这部分业务 ,但一直不温不火;刘强东回归后 ,京东开始加速补齐短板 。
关键动作之一是,罗永浩“空降”京东直播。5月31日 ,罗永浩开启在京东直播的首秀 ,场观超1700万,销售额超1.5亿元 。倘若京东能够顺势把直播带货做起来 ,京东低价战略将获得重要支撑。
令人惊叹的是,从百亿补贴到罗永浩直播,从POP平权到春晓计划,京东仅用了半年时间,就打出了这一套组合拳 ,并取得不小成效 。在创始人和新CEO的推动下,“支棱”起来的京东迸发出空前的战斗力 。
C
今年的618大促是京东重回战斗模式的首场大考 。从战报来看,京东的一系列变革取得初步成效 ,低价商品和商家数量都大幅增长。
根据京东发布的信息,618期间,京东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达到3月的10倍以上,“一键价保”被点击超过6.6亿次;线上品牌商家参与数量达到历史最高,线下实体门店参与数量创新高 。
不过,京东这场深层变革仍有很远的路要走。
由于自营产品占比较高,且自建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,京东在压低商品价格方面天然存在一定的劣势 。同时 ,京东追求低价,并不会以牺牲品质和服务为代价 ,更不可能无限度地进行补贴 ,这也限制了京东拉低价格的空间。
正如许冉所言,低价是系统化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。围绕低价这一母题,京东需要继续提升供应链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效能,更有效地运用618大促 、百亿补贴等营销IP资源 ,建设更公平的平台商业生态 。而这每一项工作 ,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。
对于打一场以低价为核心的持久战,京东上上下下已经在态度和认知上做好了准备。2022年底至今 ,刘强东归来后的一系列举措 ,让京东能够以最大决心和执行力来驱动变革。
但要想让京东重塑低价心智,乃至达成“35711”的梦想,除了战斗精神外 ,更需要精打细算和谋篇布局 。
一个多月前,财务背景的许冉接替徐雷,成为整个京东集团的“大管家” 。这位低调的女性高管是刘强东精心挑选的副手,两人共同组成了京东战略决策的双保险 。
公开资料显示,许冉曾在普华永道工作近20年 ,2018年7月加入京东 ,先后担任京东零售财务负责人、京东集团CFO等职位,参与了过去五年间京东所有的并购、重组和上市事务 。这位精通财务的新CEO ,将为刘强东继续推动京东变革保驾护航,避免变革对财务业绩造成太大影响 。
在就任CEO之前 ,许冉就已经释放出类似的态度。
在5月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许冉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集团战略,包括关注下沉市场,关注第三方的商家生态以及即时零售业务 ,保持核心业务长期增长。但她也表示,公司将继续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,以及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,保持利润的长期健康增长。
步入第二个二十年的京东,正朝着“35711”前进 。刘强东负责把握“方向盘”,而许冉除了要尽可能深地踩下“油门”,也要保证不会翻车。两人不仅要定下战略基调 ,也要充当整个公司的节拍器 。
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面前,京东从上至下再度进入战斗模式 。一个更加锐利和凶猛的京东 ,势必在国内电商市场掀起新的风浪,并再度改写行业格局 。